从1996年起,我国就已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,并决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中小学生“安全教育日”。随着这一天的日益临近,孩子们的安全问题,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。
记者调查 半数家长不知哪天是“安全教育日”
“今年3月28日,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?”3月23日至25日,连续3天时间,记者分别在西安城区多所中小学校门口随机采访了50位学生家长。家长身份有机关干部、新闻从业人员、进城务工农民、开店经商的市民等。然而面对提问,竟有五成以上家长表示,对此一无所知。
接受调查者中,27位家长不能说出“安全教育日”是哪天。庆幸的是,虽然不能说出具体是哪天,但很多听说过“安全教育日”的家长是因为听孩子说过学校开展过类似活动。其中有两位家长表示,知道“安全教育日”,还是此前在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的,并没有特意去了解。4位家长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个主题日,更不知道是哪一天。通过调查记者发现,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孩子的交通、饮食以及人身安全。
“现在的各种主题日太多了,翻一下日历,隔三差五就有一个,甚至多到让人麻木。”25日下午,在建国路上,一位接孩子的女士告诉记者,虽然不知道“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”,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从小就抓,时常叮嘱,包括在家怎样安全用水、用电,出门怎么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等事项,所以孩子的安全意识还挺强。
家长心声 校园周边环境复杂最担心孩子交通安全
孩子安全方面,家长最担心的是什么?家长们给出的答案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:交通安全、饮食安全、人身安全。其中,面对日益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,交通安全最令人担心,多数小学生家长不敢放心让孩子独自上下学。
王先生的儿子在电子城附近一所小学就读,尽管儿子已经上四年级了,但还是每天由他接送。从家到学校,如果不堵车大概10分钟左右,要是步行至少得半小时。
“根本不敢放手让他自己上学,学校大门就在十字路口边上,车水马龙,经常有人闯红灯,还有一些电动车随意横穿,一到放学时间就很拥堵。”王先生说,去年9月份,电子三路一名小学生就是在学校门口横穿马路时被出租车撞亡,这都是血的教训。儿子的学校一出门到处都是车,他最担心孩子被电动车撞到,所以平时再忙也是夫妻二人或爷爷奶奶亲自送孩子上学。
而杨女士则更担心孩子平时在校期间的饮食安全,因为儿子是个小馋猫。“儿子每天都喜欢在校门口小卖部买零食吃,很多都是染了色素的垃圾食品,但不管我们怎么说,他都偷偷买着吃,或者找其他同学要来吃,有时吃多了就拉肚子。”
调查中,大部分受访家长抱怨,学校外面的交通太让人忧心了,不仅拥挤,而且还比较乱,尤其是一些电动车横冲直撞、机动车斑马线前不减速,孩子过马路都得小心翼翼的。不过,最近几年大多数学校门口都增派了交警,孩子们的安全感还是有所增强。
现场目击 放学后急着吃饭硬闯车流过马路
24日和25日中午放学时间,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区中小学分布密集的几个路段,发现有不少学生为了抄近路而选择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过马路,甚至有些孩子跨护栏闯红灯。
24日中午,建国路小学门前,接近12点学校打开校门,很多学生陆续穿过马路到对面的一些小饭馆吃饭。在建国路与东大街十字处,绿灯还没亮,3名身穿校服的学生就急不可耐地穿行于车辆之间,闯过了人行横道线。
当天下午,记者又来到翠华路附近,看到了同样的学生横穿马路情况。“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从对面的学校闯红灯过马路。”一所中学旁小店铺的店主说,很多学生放学后,会到马路对面坐车吃饭,经常能见到信号灯还没变绿,借着直行车辆减少的空隙,不少学生就横穿马路,有时还被车流“隔离”在道路中间,非常危险。记者现场询问几名学生,这样横穿马路不危险吗?多数学生表示,自己这样做,主要是怕上课迟到和赶时间。
据调查显示,我国每年约有1万多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,而交通意外是仅次于溺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。人多车多,中小学生活泼好动、好奇心强、安全意识差,加之有时在街头互相追逐嬉戏、骑车左扭右拐、突然横穿马路等等,都是造成交通意外的主要原因。